第259章 众望所归【6000字】(4/4)

等人来得差不多了,族头邓世安便上台讲话:“族中的各位兄弟子侄,今天我召集大家过来开族会,主要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下族头的接班人选。”

刚听了一个开头,底下就炸开了锅。

“书记,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?你不当我们族头了吗?”

“书记,伱这族头不是当得好好的吗?怎么突然要开族会商量接班人选了?”

“书记,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?”

“书记……”

邓世安伸手虚压了一下,等大家安静下来了,他才笑着说道:“大家先别激动,没有什么事情发生,只是我年纪大了,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,趁现在精力还可以,先把我们那耶邓氏的新族头选出来,这样我就算哪天不在了,也对得起列祖列宗。”

这话一出,族人都无话可说了。

毕竟这个年代,村里能活过六十的人,原本就没有多少,族头已经六十多岁了,选择退位让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“咱们邓氏始祖邓曼公,字德阳,今河南南阳人。”

在族头交接这种重要时刻,邓世安自然要简单的说一说那耶邓氏一族的历史:“邓曼本姓曼,殷商年间因辅佐侄子武丁王治国有功,被封于邓国为侯王(中华史称曼姓邓国),距今已经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。”

听到族头介绍那耶邓氏一族的历史,包括邓世荣在内的一众族人都安静的听着。

“邓国自商至周,历经二十二位帝王,传国670多年后被楚国所灭,曼公的子孙以国为姓,这就是我们邓姓的由来。”

邓世安作为那耶邓氏的族头,自然要花一些心思去研究这个,所以说起族中的历史他真的是张口就来:“晋武年间,由于战乱或官职调迁等原因,57世祖攸公,字伯道,迁入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寨葛藤坳,91世祖瑜公当进士,官吏部,迁居福州,在莆田县珠玑巷落业。

宋元佑三年( 1088年),93世祖调公从福建迁居广东廉江上井邓阴坡创业。

94世祖康镬公,晓得廉江油房洞地方“山青水秀,五行无欠”,遂从上井迁移油房居住。

96世老祖志远公,字法显,祖妣蓝氏,生有四子,他是我们那耶邓氏的开基大始祖,于明中叶(公元1500年前后)携妻带子,举家从油房洞迁入那卜黎碧石,后因屋场过小的原因迁至那耶落业定居。

97世文明公是我那耶邓氏1世大祖考,接下来的估计大家也都知道了,我就不再多说了。”

族中的历史,在场的只有少数族人是清楚的,多数族人都只是知道那耶邓氏是从上井、油房那边搬迁过来的,再往上他们就不清楚了,现在听到族头这么一讲,才知道邓氏的始祖竟然是河南那边的人,实在是稀奇。

邓世安简单说了一下那耶邓氏的历史,又稍微提了一下邓氏一族在邦杰大队的发展情况,然后才把邓世荣请上台,说道:“现在,我推荐老九邓世荣来当我们那耶邓氏的族头,相信在他的带领下,我们那耶邓氏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的,大家觉得怎么样?”

如果是推荐其他族人当族头,那以邓世安的手腕肯定不会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,因为要是赞成的人不多,或者有族人当场反对的话,那对于他的威望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。

所以,最好的方法,是私底下先跟大家通气,取得绝大多数族人的支持后,再推荐就比较合适。

但邓世安推荐的人是老九邓世荣,那就不用私底下找人通气了,因为以老九在族里的威望,他当族头绝对是众望所归,不会有人有异议的。

而事实证明,邓世安的想法是对的。

“原来是九公当族头啊,这个我同意。”

“九叔来当族头,那我是百分百服气的。”

“确实,我们那耶邓氏的族头,没有比九公更合适的人选了。”

“……”

全场几百族人,知道新族头是邓世荣,有一个算一个,全都表示赞成。

邓世安早就预料到让老九当族头会非常顺利,但看到族人们的反应,他心中还是感慨了一下,这威望真是没谁了,如果他不是有个大队书记的身份加持,估计在族里的威望都比不上老九。

“行,既然大家都没意见,那我宣布,从现在开始,咱们那耶邓氏的族头,就是老九了,有请我们新族头讲话。”

听到这里,现场的掌声以及呼喊声瞬间便响了起来。

邓世荣伸手虚压了一下,待大家都安静下来了,他才说道:“感谢老族头的推荐,也感谢各位族人的信任,既然你们愿意让我来当这个族头,那我肯定尽力带领大家脱贫致富。”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