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 高顺现身!【求月票】(1/2)

日,高顺终于来了啊!

这位原著中着墨不多的将军,对并州军来说却极为重要,尤其是他组建的陷阵营,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。

不管刘关张还是曹操,都在高顺手中吃过败仗。

一直盼着他早早现身帮吕布练兵力挽狂澜呢,没想到名将云集了才赶到。

不过这样也好,他可以直接投入到陷阵营的训练中,在缺少兵甲的三国世界,整出一支重装步兵。

李裕有些遗憾的说道:

“他再早来两天,也能分一些功劳了。”

吕布很认同的点了点头:

“确实,早两天至少就能弄个都尉当当,不过先在军中任职,以后立功了再提拔,照样也行。”

并州军的军职很乱,比如吕布,现在的正式官职就是奋威将军、执金吾,并不是并州牧或并州刺史,但他一直领着并州军四处征战。

而贾诩加入并州军时是平津都尉,后来改任执金吾名下掌管文书的小官,吕布几次想给他升官,这家伙都没同意。

身在乱世,官职越高越容易被盯上,老贾怕死已经怕到了骨子里。

至于张辽,现在的职位是秩比两千石的骑都尉,跟吕布的待遇平级,按理说两人不该相互统领的,但张辽却是吕布手下最听话的将领。

除了并州军,其他诸侯封的官职也比较混乱,比如张辽是掌管羽林骑兵的骑都尉,但曹操起兵那会儿,给夏侯渊封的也是骑都尉,主打一个你封你的,我封我的。

回头稳住形势,可以让刘协进行一波军职改革……李裕问道:

“高顺对陷阵营有什么要求吗?打算弄多少人?”

重步兵贵在精而不是多,要是弄上万人,打起仗来反而会浪费大量兵力。

尤其是在汉末时期,军队训练比较粗糙,很容易发生溃败,所以一些勇将凭借几百人就敢冲击数万人的军阵。

吕布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了过来:

“这是高顺对陷阵营的设想,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下来吃顿火锅好好聊聊,他就拉着文和先生,说起了构思半年的陷阵营。”

第一次找到高顺,成廉就告诉他以后会组建陷阵营,训练、装备、人员遴选等等,全都由高顺说了算。

所以在家守孝这段时间,高顺还真没少琢磨这事儿。

现在见到大家,聊了并州军的战绩,又看了步人甲和陌刀,让高顺一下子来了精神。

三国所有将军中,高顺算是最完美那一小撮,清白有威严,不喝酒,不吃请,不接受馈赠,简直就是职业军人的典范。

李裕将纸打开,上面是漂亮的圆珠笔写的,看字迹应该出自钟繇之手。

啧,大书法家亲自当记录员,这场会议的级别很高啊。

周若桐凑在李裕旁边,发现高顺的要求还挺详细:

“人数一千余,皆装备步人甲,部分装备陌刀、盾牌、砍刀、长矛、钩镰枪……”

很明显,这是打算把陷阵营打造成无可匹敌的重装部队,不仅可以对付步兵,甚至连对付骑兵的陌刀和钩镰枪也要准备上。

回头要是再把冲锋舟和大型灭火无人机装备上,陷阵营将彻底无敌。

李裕看完要求说道:

“这些东西不难搞,高顺啥时候用?”

这么火急火燎的要装备,这家伙不会今天就准备上班吧?

结果吕布摇了摇头:

“高顺打算先跟着文和先生学习一段时间,顺便了解一下并州军现有的情况,然后再着手组建。”

未来一段时间虽然有大战,但基本上都是清理西凉军的残余势力。

高顺就算马不停蹄组建陷阵营也发挥不出作用,不如先学习,熟悉一下情况,然后再遴选陷阵营人员。

从这个安排上就能看出,高顺是个极稳之人。

贾诩应该非常喜欢他,不会再出现原著中陈宫高顺不合的情况了。

整本《三国演义》,陈宫虽然名义上辅佐吕布,暗地里却总是撺掇吕布给曹操制造麻烦,像個跟前夫闹脾气的女人一样。

哪怕对自己没好处呢,只要能让曹操难受,那就干!

在这种损曹不利己的心思下,吕布能发展起来就见鬼了。

如今吕布已经改掉了刚愎自用的毛病,身边还有四个谋士辅佐,断不会再发生原著中的事情,高顺也可以痛痛快快的发挥才干,驰骋沙场了。

李裕把钟繇的真迹递给周教授:

“这挺难得的,媳妇儿你收着吧。”

周若桐接过来,郑重其事的放进了包里,虽然这张纸没法公开,但毕竟是钟繇的真迹,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。

吕布说完高顺,又提到了长安城的最新情况:

“李肃已经带领太师府全部守卫投降,没有他的里应外合,我们的进攻不会这么顺利,小皇帝暂时给他封了个掌管军械的职位,等事情完全平息了再论功行赏。”

现在刘协还没完全掌控朝堂,并州军也在摸排城中的情况,为了防止事情有变,所有投降的将领都会暂时解除军职。

比如董承,递过降书就乖乖进入长安城当了文官,而他原来率领的兵马,则被徐晃接管了。

徐晃上任时,特意从并州军抽掉了几百士卒,刚接管军营,就将带去的士卒充入军中担任军官。

接着又根据士卒们的反馈,处死了几个恶贯满盈的西凉军将校,肃清军纪,然后一人发了两块压缩饼干。

这种恩威并施下,很快就让这支西凉军成了并州军的一部分,甚至已经开始整训部队,淘汰老弱病残了。

作为曹魏集团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,李裕对徐晃还是很放心的。

正说着,吕布一拍脑袋:

“来之前,为兄特意去看了小皇帝,录了段视频,贤弟可以看看。”

一听有大徒弟的消息,李裕来了兴趣,后院不是说话的地方,三人干脆去了书房。

为了看得更清楚,吕布麻利的把视频投屏到了电视上。

画面中,一身龙袍的刘协站在宫殿门口的阳光下。

跟第一次见到那个躲在柱子后面喝可乐的小孩不同,现在的刘协明显长高了一点,站得笔直,双眼也神采飞扬,没了之前的怯懦。

小家伙对着镜头的方向深施一礼:

“学生拜见恩师,拜见师母……从洛阳到长安,大汉在恩师的帮助下,终于有了拨云见日之象,协纵死难报师恩!”

我靠,你个浓眉大眼的小家伙,咋也跟李世民学坏了?

周若桐看到这里,不自觉就握紧了李裕的手。

每当看到这些历史名人喊师父师母时,她心里就一阵澎湃,恨不得当场将某个臭家伙摁在墙上,亲个三五七八次……

“董卓已伏诛,城内的余党也逐渐肃清,但董卓只是表象,大汉积重难返的痼疾是世家和土地兼并,想要实现宝书中提到的‘人民当家作主’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学生天资愚笨,恳请恩师能多多教导。”

我靠,你就不怕步子太大扯到蛋?

想从封建王朝一步跨到社会主义,这难度太大了……还是先把朝堂的局面稳住,多向四周开拓疆域,把土地的压力转化到对外侵略上。

只要能维持五十年,几个世界的人才加上现代社会的支援,应该能点亮工业革命的科技树。

到了那个时候,大家都急吼吼的开矿建厂,当石油大亨,土地压力反而会得到释放。

当然,这些只是初步的设想,就算进入资本主义社会,照样有阶级矛盾,政权照样不会稳定。

一代人只能解决一代人的事,现实世界都解决不了的问题,李裕也没辙。

只要书中世界的百姓过得不那么苦,对他来说已经谢天谢地了。

整个视频差不多持续了五分钟,这才结束。

周若桐说道:

“刘协好像有很强的倾诉欲……是因为重掌朝堂吗?”

李裕回忆一下刚刚认识大徒弟时的状况说道:

“他刚刚杀了一个人,估计又目睹了宫里的杀戮,想找人说说话是正常的,可惜没法让他跟李世民和岳飞见面,否则三个孩子凑在一起,能说的知心话更多。”

李裕再和蔼也是老师,是长辈,相对来说,还是同龄人更合适一些。

希望狗子赶紧升级,点亮双管理员,这样几位小朋友就能跨越时空,在现实世界见面了。

嗯,到时候带他们再去坐一次过山车。

不能光岳飞一个人吐,李世民和刘协也得体验一下。

看完视频,吕布想寻摸点吃的,发现果盘啥的都空空如也,无奈的坐下来,聊起了王允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