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0章 三大谋臣达成共识,趁其病要其命!你还想雪耻?你是想亡国吧!(1/2)

萧方微微一笑。

他就知道,诸葛亮定然有不同见解。

在战术方面,庞统可能更出类拔萃,但在战略方面,自己这卧龙小舅子,还是要更胜一筹。

“孔明,为何孤当先伐伪秦,说来听听。”

刘备目光转向诸葛亮,微微拂手。

诸葛亮一指沙盘,不紧不慢道:

“从表面上看,伪魏据有河北四州,纸面实力要强于伪秦,但臣却以为,伪秦的真正实力要强于伪魏。”

“曹操自退入关中以来,可谓每战必胜,兵马数量与军心士气,一直都处于上升状态。”

“而汉中一战,他更是以微小代价,得到了一个几乎未曾受到破坏的富庶汉中,其实力又进一步大增。”

“更关键的是,曹操虽未立世子,但其诸子都还不够年长,伪秦尚未出现伪魏那种诸子争位,群臣党争的局面。”

“也就是说,伪秦内部勉强可称得上是上下齐心,能一致对外。”

“这样一个伪秦,其真实实力当远胜于其表面上的实力。”

“反观伪魏……”

诸葛亮手往沙盘以北一指:

“中原一战折损十万精锐,又失陷了河南诸州,魏国上下是人心浮云,军心低落。”

“而袁绍所谓传位袁尚,以现有的情报来报,臣以为必是审配等河北一派,趁着袁绍昏迷不醒,矫诏强行扶袁尚登位。”

“如此一来,其兄袁谭定然心存不服,郭图淳于琼等汝颍一派,自然也对袁尚是面服而心不服。”

“何况袁谭以车骑将军身份,率数万精锐镇守黎阳重镇,又兼领有青州牧的职位,其手握兵马与地盘,虽不足以扳倒袁尚,却也达到了拥兵自重的实力。”

“故伪魏表面实力强于伪秦,但却兄弟二人各怀鬼胎,五根手指没办法握成一只拳头,不能全力对外。”

“那么这般一对比,伪魏的实力,其实是要弱于伪秦。”

听得诸葛亮这番分析,刘备不禁微微点头认可。

就连庞统也捋着短髯,陷入了思索之中。

“至于骑兵,虽然很重要,却并非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。”

“当初我们与袁绍争夺中原时,袁绍手握一万铁骑,骑兵可谓占尽优势,还不是败在了大王手下?”

“所以臣以为,即使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,我们照样能荡灭伪魏!”

“而灭魏之后,幽燕就落在了我们手中,我们照样能组建一支强大的幽燕铁骑,将来伐秦之时,不一样能用来克制伪秦的西凉铁骑吗?”

诸葛亮又补充了一番,尔后向着刘备一拱手:

“故全盘考虑之下,臣以为当趁着伪魏内部分裂,兄弟相争之际,先伐魏,次灭秦!”

诸葛亮再次亮明自己观点:

先灭魏。

庞统不作表态,以他的性子,不表态其实就是默认了。

“景略,孔明和士元所言,你有何看法?”

老刘同样没有表态,目光转向了萧方。

这关乎一统天下的战略方向,岂能不听取萧方的意见。

“伐秦还是伐魏,其中利弊士元和孔明已说的很清楚了,臣就说点别的。”

萧方同样也不表态,羽扇却往沙盘上一指:

“讨伐伪秦不同于先前收复中原,中原毕竟是一马平川,并无什么雄关险隘,各场决战基本都在平原上进行。”

“伐秦则不同,只有两条路,要么攻潼关,要么攻打武关。”

“这就意味着,曹操无需起倾国之兵,只需三万左右精锐,就能将我们十倍之兵阻挡于关城之下。”

说罢,萧方的羽扇,又向沙盘以北一移:

“伪魏则不同了,河北与河南实则为一体,只是中间为黄河隔开而已。”

“而这黄河虽号为天险,实则宽不及长江,湍急也不及长江,绵延千里的河堤上,可渡的渡头不计其数。”

“曹操守住关中,只需要数万精兵,守住武关和潼关两座关隘既可,那袁尚想要守住一条处处可渡的黄河,又得需要多少兵马呢?”

“恐怕不止十倍之兵吧?”

“伐秦与伐魏的难易,其实已是一目了然。”

战略方面的考量,都被庞统和诸葛亮说了,萧方就干脆从战术角度一番分析。

虽未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,但言外之意老刘又岂会听不出来。

显然,他的这位国相,与诸葛亮的战略方向一样,皆是主张先伐伪魏。

“大王,臣以为国相与孔明考虑的更为深远周详。”

“臣收回臣先前的提议,臣也以为当先伐伪魏!”

庞统再次表态,痛痛快快的改变了立场。

眼见三大谋臣皆达成统一意见,老刘脸上也涌现出决然之色。

当下他挥手一指沙盘河北所在,豪然道:

“既然如此,那孤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。”

“就依你们所言,传诏各州做好准备吧,择机渡河,北上灭魏!”

邺城,魏宫大殿。

“臣等叩见大王!”

山呼声回响在大殿之中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