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二章我是年纪大了些,但我肾不虚啊。(2/5)

这样的资质足以用天才来形容了。

当然,这是拿以前的杨承泽来比较,未来可就说不定了。

而像杨承泽,虽然也是十五岁成为武者,十八岁成为后天武者,但是别忘了杨承泽是在杨正山的帮助下才由此成就的。

从杨家叔叔到杨叔,这称呼又亲近了几分。

“不是,不是,我想去安源城跟在杨叔身边历练一段时间!”王盛这才说出自己真正的目的。

与王盛相比,杨承泽差的不是一点半点。

这称呼很明显是将他跟王彬摆在了同辈上,

与《三十六计》相比,《练兵纪实》无疑更加务实。

看过《三十六计》的人可能会觉得上面的计策太过想当然,毕竟计策这种东西需要理解和悟性,能不能用,会不会用,用不用的好,都要看人。

可是《练兵纪实》就不一样了,《练兵纪实》中所写的东西都是可以直接搬到现实中来,书中的很多练兵之法都非常契合实际。

重山镇最不缺的就是武官,而大部分武官都有练兵的经历。

书中很多东西都能与他们练兵的经历结合在一起,只是以前没有人如此完整、如此详细将这些东西编写在一起罢了。

很多武官看过《练兵纪实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原来如此。

这让很多武官都非常认可《练兵纪实》上的内容。

而这其中就包含王彬和王盛,王彬得到《练兵纪实》后就爱不释手看了好几天,并且还拉了一批士卒尝试训练一下,从侧方面印证了书中的练兵之法确实有效。

王彬在王盛面前多次赞扬《练兵纪实》,这让王盛也对《练兵纪实》非常感兴趣,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杨正山这个人。

所以在杨正山还未到之前,他就多次交代管家若是杨正山来了就通知他。

听到王盛的请求,杨正山有些迟疑的说道:“这合适吗?参将大人会同意吗?”

王盛在他身边历练可不是简单的学习。

这可以说是传道受业解惑,就算是没有师徒之名,也有师徒之实。

一旦此事成了,那以后王盛无论在什么时候见到他都要执晚辈礼,而他与王彬也就是真正的同辈。

官场可以不论辈分,但是不能不讲师恩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