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他在想屁吃(3/5)

见了下陈耳,虽然没有收获,但沈林也管中窥豹,大致了解了一点内地新生代导演,还是颇有水准的!

这让他对《老千》信心更足了。

如果清一色的王晓帅、贾章柯,他真打算自己上了。

不怕你有想法,就怕你对自己认知不够清楚。

新生代导演基本都在DVD里面滚起来的,他们的电影就跟第六代完全不一样,第六代更多的是表达自我,社会变化跟我没关系,我关注的只是我眼中的中国…

新生代会照顾到普通观众的观影感受,所以影片特别能让市场接受。

他们擅长讲故事!

电影学院的教育,讲故事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鼓励的事——电影学院整体教学理念是强调影像本体性,淡化叙事!

没办法,整个八十年代,无论是电影学院的教师、学生,还是理论界,大家的目标都非常一致,就是怎样把中国的艺术搞上去,让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产生一点影响。

因此,第五代导演无论是创作理念还是技术,都围绕着这个中心,80年代是一个主流艺术主张非常鲜明的时代。

第六代就比较惨了,他们毕业,赶上计划经济时代结束,传统的制片厂制作体系开始瓦解,艺术片难以获得投资,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。这使得第六代导演不得不以极为有限的费用,用近似于“纪实性”的手法,走上“地下”电影之路。通过参加国外一些著名电影节,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,再逐步寻找他们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位置。

他们的作品,见了自己,见了天地,却见不到众生——普通观众连他们的片子都看不到!

沈林原本挺担心新生代导演也这样。

还好,他们知道类型化叙事!

翻开日程表,下一个准备见的导演是乌尔善…

……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