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2章 深入实地(4/5)

经过近30分钟的跋涉,刘翰洋一行顺利地抵达了那座城市遗迹所在的地方,但他们并没有贸然进入,而是在距其约500米的地方扎下营来。

在行进途中,刘翰洋曾命令一艘行星探测飞船对该区域进行了详尽的勘测,根据三维成像扫描,该城市遗迹隐没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,300年的自然生长造成了这片区域与周边的森林浑然一体。

若不借助相关勘测设备很难发现其具体方位,更妄论用肉眼观察了,这也是这座沉睡了300年的城市遗迹没有被外界所知的原因所在。

在刘翰洋一行到达后,又命令行星探测飞船对该遗迹进行了进一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步的勘测,根据测绘所得数据,该遗迹长约800公里,宽约1200公里,占地面积近万平方公里,其城市布局沿着“u”形海岸分布,堪称一座巨型临海城市。

随着勘测的进一步深入,相关探测设备在城市中发现了大量的地基和建筑残骸,由于300年的日晒雨淋和腐蚀,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倒塌或者被植物所掩盖、分解,但其仍具备基本的雏形。

刘翰洋关心的并不是这个,它只能证明这的的确确是一座城市遗迹,他更关心的是该城市是否建设了相关重力环境修正设施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行星探测飞船终于传来了一组清晰的电磁扫描影像,分析扫描影像,初步判断,该城市遗迹下存在着覆盖城市全境的重力环境修正设施,它就像一块巨大的铁板深埋在城市遗迹的地基之下。

铁板之下安装有密集的点状重力修正设备,它们就是一个个反重力发动机,其原理是形成一股强劲的、向上的反重力,用以抵消菲达星的超强重力。

无数个点状反重力发动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反重力矩阵,从而影响并调整菲达星的重力数值。

根据所测得的参数,该设施将菲达星的重力参数调整到了约等同于地球的重力参数,其数值应该是根据泰伯星的重力环境标准制定的。

这是一个令刘翰洋无比欣喜的结果,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城市级别的重力修正设施,虽说,它并非按照地球的重力数值进行设定的,但鉴于泰伯星与地球在体积和质量上相差并不多,其所修正的重力数值与地球相差无几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,这座城市遗迹的重力环境也适应于地球人,如果再加上其优越的地位位置和环境因素,在其之上建立一座地球人的巨型城市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。

但刘翰洋的“野心”并未踯躅不前,他要深入城市遗迹的内部,对该重力修正设施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