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56章 一个汉字,一百美金。(3/4)

神经外科医生完成眼科手术,还是一个眼科的高难度手术-——眼球移植,虽然是自体原位移植,这也是眼科的高难度手术吧。

“眼球回植?好像没法吻合血管吧?供血血管本来就由眼窝的底部进入眼球,切断血管后,将眼球取出,放回去的时候,眼球自己占据空间,血管怎么吻合?”又一个高瘦的医生好奇地问。

“非常简单,从外眦外侧切开,在骨性眼窝的外侧壁开窗,用于吻合血管。”约翰内森沉稳而轻松地应付大家的质疑。

医生们在脑海模拟这种手术,确实可以这样。

“中国的神经外科医生可以做眼科手术?”肌肉男医生问道。

他自以为美国的神经外科医生已经非常全能,既可以开刀,又可以内镜下手术,还可以介入手术,放射治疗也不再话下,连病理切片都是自己看,可是再全能,美国神经外科医生不能做眼科手术。

“美国的神经外科医生无法完成眼科手术,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”白发医生也好奇。

“那是美国,我的导师是中国医生,同样,美国的医生也不会做骨科手术,有什么奇怪的。”约翰内森不屑地说道。

要是告诉他们,我的导师可以做骨科手术,他们会吓得颞下颌关节脱位。

“其实,我认为,我们神经外科医生掌握的技能远远不够,眼与耳与我们的颅脑是如此的接近,而我们的概念里却没有它,所以我们应该掌握眼科与耳鼻喉科的手术,这样才能够扩展思路,比如,我们现在常用的经耳迷路切除颅内肿瘤,并不是我们神经外科发明的,而是House耳科研究所的医生所发明,最初只是用于切除听神经瘤。”

“专业太细分容易导致某些领域的隔离,一定程度的综合会消除这种隔离。”约翰内森觉得,之所以杨教授可以想到经眼窝入路,原因是他擅长几乎所有的外科手术,他的知识里不存在隔离,各个领域是交叉融合的。

中国人医生,约翰内森的导师。

大多数美国人的概念里,美国即世界,很多人对中国的了解不多,加之美国宣传透镜的作用,让很多美国人对中国有种奇怪的感觉,要么觉得中国很落后,还穿不上鞋,还有些觉得中国已经要赶超美国,甚至已经遥遥领先美国。

现在约翰内森说自己的导师是中国医生,这些医生不免对中国增添一丝神秘感。

——

杨平决定飞一趟美国,主刀这个半球大脑的手术,罗伯特随行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