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7、鹿鸣之宴(1/2)

这喜报也会送往家乡一份,于舒文等人却还不能回乡,第二日便是大名鼎鼎的鹿鸣宴,于舒文要参加。

鹿鸣宴之名取自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,古人常以鹿象征“禄”,新科中举乃是禄之始。

鹿鸣宴由青州知州大人主持,正副主考官也会受邀参加。

宴会之上,众学子歌《鹿鸣》之诗,听父母官与主考官勉励之词……

接下来便是众举子做诗文,彰显才华。

于舒文早早便准备好了鹿鸣宴上的诗文,虽不算绝佳,但也能排到前三。

于舒文第一个做完诗文,便有时间观察与会的众位大人同科举子。

坐在首位的三位大人,居中的是青州知州,右侧便是主考官谢维桢,于舒文就在谢维桢的下手位置。

这是一位温文儒雅的长者,高冠博带,唇角含笑,听他说话时,都能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,温和可亲。

对每一位举子的诗文,谢维桢都会做些点评,指出不足之处。

众学子吟诗毕,便正式开宴。

“子澄可曾拜师?”谢维桢问道。

一时间所有人都竖起耳朵,听着于舒文的答案。

潞安学子都知道于舒文的情况,知道他的老师是陆大人。其他举子却不知内情,他们羡慕的看着于舒文,主考官谢大人可是翰林学士,能被他看中,真是走了狗屎运!

谢大人怎么就没有看到自己呢,分明刚刚于舒文的诗文并不算最好啊。

于舒文起身恭敬的答道:“回大人,学生已经有老师了。”

一些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于舒文,谢大人的意思已经这么明显了,他居然拒绝!

什么样的老师能比得上谢大人,真是迂腐顽固。

谢维桢也玩味的看着于舒文,他显然没有想到自己伸出的橄榄枝居然会被人拒绝。

谢维桢钦点于舒文为解元,自然很是欣赏他的才华,再加上他出身农家,与自己家世相仿,谢维桢对于舒文便天然有一份好感。

今日见到于舒文,更欣赏他了。

于舒文这么年轻便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很是难得。

更难得的是,面对同科的恭维,于舒文没有表现出任何骄傲自满的情绪,成熟稳重,谦虚谨慎,能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他的善意,心生好感,这正是立足官场最重要的素质!

也不知他的老师是谁,能有这样重情重义的弟子,真是好运。

等过几日,他在陆府见到于舒文,再回想这一刻时,只能感叹,这就是缘分!

李清源坐在于舒文的对面,也听到了他的回答。

虽然乡试中他落后于于舒文,解元的荣誉也被于舒文得到,但对方的才学人品都是自己最欣赏的,这样的人成为谢元,才是实至名归!

宴后,两人相伴离开府衙。

于舒文问道:“子晟兄日后有什么打算?”

李清源道:“我准备进京,参加明年的会试。”

明年三月便是会试,李清源深感时不我待,不想再等三年。

于舒文道:“我也准备进京了,跟老师一起,不过,我不会下场,老师要我先到国子监读书。”

李清源有些意动,若能跟着陆家一起进京,路上定然更加顺遂。只是不知,姑祖父还愿不愿意见自己……

鹿鸣宴后,于舒文便离开青州,回到潞安。

他跟着父亲回到家中报告喜讯,将喜报供奉到祠堂,于家人终于放下心,开始准备于舒文的婚事。

李氏问道:“陆家可订好了何时进京?”

于舒文曾与老师商量过,“在大婚后半个多月,九月底启程。过几日,陆家会有人从京城回来主持亲事,到时候可以一起乘船前往京城。”

李氏道:“这样也好,陆家人时常来往两地,路途都是走熟了的,你跟着他们我也就放心了。”

于家便将于舒文进京之事也准备了起来,如今出一趟远门不是件容易的事,于舒文怕是三四年都回不来了。

于舒文中举,自然又在西河镇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,这是西河镇出的第一个举人,乡绅名宿们都给于家送上了贺礼。

于家便趁机将于舒文大婚的消息放了出去,邀请他们到时候来参加婚礼。

于舒文仅仅在家三日,便不知接待了多少客人。

将家中的事暂且放下,于舒文要尽快回到潞安,他答应同窗们请客,还没有兑现呢。

从青州回来后,与老师见过一面,未曾好好说话便回了杨家村。于舒文都没有来得及聆听老师对自己乡试答卷的点评。

谁知,于舒文刚回到陆家便见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。

“学生见过谢大人。”是乡试主考谢维桢,于舒文立刻行礼道。

两人都惊呆了,鹿鸣宴刚刚见面,没想到此刻在陆府又见到了。

还是谢维桢先反应过来,对陆征问道:“恩师,这便是我的小师弟!”

于舒文也看向了陆征,谢维桢居然是老师的学生,岂不就是自己的师兄,老师给自己讲了谢大人的生平,却没有提到这件事。

陆征随即介绍道:“子澄,这是翰林学士谢维桢,你的主考官。”又指着于舒文道:“这是我新收的弟子于舒文。”

谢维桢笑着解释道:“永安元年的恩科,恩师是主考官,点我金榜题名,如今我又作为小师弟的乡试主考,真是缘分啊!子澄,你称呼我师兄就好,大人什么的,太过生分。”

于舒文连道不敢。

谢维桢又道:“子澄乡试答卷很合我的心意,学生还想着收子澄为弟子,谁知他却已经拜师,万没想到,他的老师,居然是恩师您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