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4、潮水(6)(3/4)

她们或者差的格外离谱,或者好得尤其出众,红妃显然属于后者。

她的出色其实不在于长得足够美,才艺足够出色。这些虽然也是她能在未来成为一代名伶的因素,但在旁观者看来,更在意的其实是她身上有一种和所有人都不同的感觉。美貌和才艺都是很珍贵的东西,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更是可遇不可求,但说到底都是可以复刻的。只有那种难言的与众不同,才是真正的只此一个。

而这世上最难的就是独一无二了,稀有到这地步,谁也不会怀疑其价值。

不过旁观者的理性不见得触及到这点就是了,他们很多没看到这一步,或者只是潜意识看到了。

秦大娘就是如此,她察觉到了红妃的与众不同,但没有把这放在心上。向秦素儿说起红妃的时候,更多是称赞这个女孩子多么漂亮,多么有才,眼下有多少人追捧她,她将来一定会是花魁云云。

那些描述是很细致的,但秦素儿很难有实感。因为赞美美丽的容颜,出色的才艺这些,似乎放在任何一个女乐身上都可以。甚至大而化之的说,‘才色双全’在花街柳巷已经是一个过于滥用的词儿了。

如今再听到,已经激不起听众的美妙联想了。

但见到这个似乎对眼前一切都不太感兴趣的少女时,秦素儿被风尘里脂粉美人打磨的迟钝的感官忽然就被唤醒了——秦素儿听过许多著名美人的大名,风月场中多的是‘美名’流传,似乎走红的女乐或雅妓,没个‘如花似玉’‘闭月羞花’之类的形容,都不好意思见人了。

秦素儿听过这些名号与形容,也真切见过这些美人...确实,那些美人都有自己的动人之处,金珠牙翠、绫罗绸缎包裹拥簇,胭脂妆粉、眉黛香膏打扮,走出来就是个画上的美人!

然而话说回来,谁这样打扮不是粉妆玉琢的?

这样的美人见得多了,秦素儿甚至会分不清楚谁是谁,只能从衣服之类来分人。时间久了,所谓惊艳时光的美人,也渐渐泛黄模糊,让人再也想不起眉眼。

眼前这个少女却是不一样的,她有一种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倦怠感。在所有人沉浸在物欲横流的风月场所,男人、女人,无一不是眼睛发亮,眼珠子不停转动的时候,这种程度的疏离与冷漠,反而让人无法不去关注。

而一旦看到她,就不能不再看她。

这是一个还没有长开、彻底绽放自己的少女,世人喜欢豆蔻梢头没错,但一个女子最动人的时候确实不是这个时候。但只是这样,也足够在她身上看到属于她的特质了——红妃让秦素儿想起了冬夜里的一捧细雪。

均匀地洒下来就是最好的画布,梅花可以落在上面,鸟雀也可以落在上面,前者留下了就不再离开,像是殷红的朱砂痣。后者离开了,却留下了印痕,新落下的雪可以掩盖这印痕,但无法改变已经发生了的事。

这是很美的画,有幸看到这幅画的人会以为自己能够留下这幅画,然后妥帖收藏,永远拥有。但这终究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,细雪会化去,然后什么都不留下。

秦素儿这个时候对于红妃只是个陌生人而已,虽然不出意外的话,两人未来会相处很长一段时间,但这也改变不了现在的红妃和她无话可说、毫无默契的事实。所以在礼节性地点头之后,也就没什么了。

等到秦素儿、秦大娘等人见天色不早离开,付六郎就为红妃解开了缠指甲的丝帛,拿开已经半干的凤仙花。在盛水的铜盆中洗手,去掉浮色,果然如付六郎说的那样,已经染的很好了。

虽然颜色不如按照老方子染的鲜艳,但方便简单了这许多,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了。再者,这样有些浅的妃红色也很好看,红妃反而偏爱这种。

师小怜瞧见了也啧啧称奇,后道:“确实好看...别瞧了,换衣裳去罢,稍后要去前头了。”

今天属于重要场合,红妃又要穿上女乐最正式的服装,也就是白抹胸、白绫百褶裙、红色长褙子那一套。至于说象牙山口冠,红妃之前就已经戴好了,根本不用此时再去梳头戴冠子。

今日是红妃这些新人女乐的大日子,如何正式都不为过。所以等到红妃换好衣裳,随着师小怜往前头楼子去的时候,就看到了不少陌生人在忙碌。红妃知道,这些都是四司六局的人...在官伎馆中长大,四司六局可不少见!

所谓‘四司六局’,其实就是帐设司、茶酒司、厨司、台盘司、果子局、蜜煎局、菜蔬局、油烛局、香药局、排办局,而它们分管的是一场宴会中的各处细节。

主要还是如今生活中的迎来送往、宴席茶会太多,而其中又有种种讲究,几乎没有人能完全掌握其中的诀窍。这种情况下,为了不失礼,人们就做出了和后世之人一样的选择——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。

四司六局承办各类宴席、活动,真正做到服务贴心。

哪怕是在官伎馆这种地方,这里的人精通迎来送往,宴席很多时候也会找四司六局安排。他们是专门做这个的,有充足的专业人手,在物质上的准备也要更充分(一场奢华宴席需要好厨子、好仆人、金银器皿等等等等,相较于自家准备这些,显然还是要用的时候找四司六局更好。经济上更划算,同时也更方便)。

等到夜幕降临前,四司六局的人总算做好全部要做的事情。也是这个时候,今日接到请帖的客人,凡是有空的,陆陆续续都到了。他们主要包括过去一些日子里给新人女乐‘打通厅’过的、撷芳园的老熟客,以及一些真正的名流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