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章 上影节装逼记录(下)(1/4)(1/1)
粉丝电影已经成为话题…
截止到今天,16年卖座的电影,除了春节档,大部分都是有当红小花、小生加持。
《提着心吊着胆》亿,《过春天》接近4亿,包括《嫌疑犯x的献身》,胡哥、王恺也是人气偶像…
好吧,其实不算。
毕竟当红流量就那几个:四大流量嘛…
肉巴算流量小花那类,但是,公司通稿从来不写当红流量啥的。
而且《过春天》,一部严肃电影,能拿到接近4亿的票房,已经让业内震惊了!
于東继续聊粉丝电影:“我觉得中国电影现在走上歧途了,最近一年,中国电影在互联网的强大冲击下,正朝着一个非常危险的方向发展——不舍得搞大制作,就爱玩粉丝电影。你拿这些小鲜肉、粉丝电影去对抗美国大片,可能嘛?”
“粉丝电影制作成本低,周期短,回报快,在互联网上播放传播广。因此很容易成为一些注重短期逐利的电影制作公司的首选。”
“长此以往,我们的电影工业水平可能因此下降,或者干脆停滞,没有人再去拍大片,没有人组织强大的电影内容和阵容去迎战好莱坞。”
王常田有不同意见:“好莱坞在人才、工业流程以及对电影的管理规范方面有特长,但套路化的电影标准却是好莱坞影片的一大槽点,他们的中小影片的标准,实际上比我们的标准还要低。他们的大片花那么多钱,一个影片动不动亿美金、两亿美金。我想以中国电影的效率和拼劲儿,同样的钱,我们会做得更好!”
“大制作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!”
“大制作等于大明星吗?《澳门风云》那种?我觉得这种电影对中国电影来说是一种伤害!”
两人几乎是正面撕逼…
沈长林插话了:“我不觉得中国电影走上歧路了,于总所说的歧路大概是您认识的一些投资人的歧路,我们公司一直坚持大制作,工业化路线!”
“最迟明年贺岁档,《流浪地球》就差不多上映了…我们还有军事动作片《战狼2》、《红海行动》…对了,《龙岭迷窟》今年贺岁档上映。”
“我想问一个问题:漫威电影算不算粉丝向作品,dc电影算不算粉丝向电影?”
于東看了看王常田,两人迟疑了一会,还是老王说话了:“应该不算吧…”
沈长林笑了笑:“怎么能不算呢?漫威电影、dc电影都是基于北美本土的漫画迷众多才开发的项目啊!”
“我在网上看过一个言论,叫喜欢漫威的不见得有多高级,但喜欢《小时代》的一定审美有问题!”
“这个结论是不对的,喜欢《小时代》没什么错,而且问我告诉大家,以后再想在影视剧里面看到所谓上流社会的奢靡,估计不太可能了,总局下了死命令,影视剧不许有炫富场景!”
在时尚和装逼上,《小时代》确实是专业的,人家请了《vogue》国际中文版编辑顾问黄薇做电影的艺术总监,前两部用了3000多套名牌,三四部直接加码,上升到7000多套!
“我们先不挂安漫威电影算不算粉丝电影,但它风靡全球是不争的事实…我听他们说,漫威独立电影全球十亿美元票房只是基准线…这也带来新的问题,其它电影怎么办?”
“我同意王总刚刚说的,好莱坞电影的模式化、套路化,北美主流市场全是漫威、dc这一类的漫改作品,为什么呢?影视制作在美国是成熟的行业,在异常成熟的市场环境下,好莱坞影视公司背后是一批经营家、银行家和上市公司,主席采用轮换制。当所有决策方向都落到职业经理人手中时,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冒险的,拍续集就是保证不犯错的最佳手段,所以,好莱坞六大都想搭建电影宇宙…”
“这么做一大坏处就是其它类型电影丧失了生存空间。”
“举个例子,马丁斯科塞斯一直想做《爱尔兰人》,找不到投资人…我感觉我们的市场还是挺好的,至少我们尊重创意,每年都有很多新的类型出圈!”
说到这,沈长林忽然笑了:“各位应该知道,我在北美有个分公司,专门做r级电影,恐怖片、血腥片、剧情片,这类电影一大特征就是成本多集中在300万~500万美元之间,我的本意是即便没法大卖,至少不会亏本,运气好的话,碰到一部爆款,直接利润十几倍,我就是觉得连我都看腻了漫威大片,北美观众应该也看腻了!”
“我的判断是准确的,几乎每年都有两三部爆款…《逃出绝命镇》北美票房破了亿美元,《分裂》的票房也接近亿美元了…”
此话一出,一群人,包括台下的观众略显惊讶的看了看沈长林…
这两部作品搅动了北美市场,都以为华纳发行,应该也是华纳制作,没想到居然出自沈长林的公司…
……
接下来就是正题——市场第一!
主持人拿住话筒念稿:“2015年,中国电影市场年增长率%,全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望尘莫及——排名第二的墨西哥%,德国%,一些欧洲国家甚至是负增长的。至于中国连续10多年保持30%左右的年递增率,就更像是天方夜谭了。
即便接下来几年的年递增率只能维持在最近10年的最低水准——27%,今年的全年票房也将达到620亿人民币,明年为860亿,后年将突破1000亿。
而如果年递增率保持在最近10年的平均水准——%,今年就将冲破680亿大关,明年超过8、900亿,后年则将超过1200亿。”
“无论怎样,中国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,都将在明年底、后年初,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!”
“但我们只是电影大国,如何成为电影强国,如何让中国电影走出去,这还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东西。”
“大家畅所欲言!”
大家…当然泼冷水咯,李胺先说话:请大家坚守自己,把握好这个时代。现在电影市场已经有了这样的问题,抢明星、泡沫化等导致创作者的文化厚度削弱、观众品位下降,香港、台湾都经历过,希望我们不要走那些弯路。
包括一直对李胺有意见的沈长林——没办法,李胺说的话很对,这个是所有从业者的老生常谈…
沈长林接话:“成为老大之前,我们先讨论一下,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如此之快,原因是什么?是技术?是导演?是演员?还是剧本?”
“李胺先生只是导演,他看问题的方式跟我不一样,我不仅是导演,更是传媒公司老板!”
“我总结一下,电影市场突飞猛进的几大原因:第一,电影发行链变化,非国有资本进入制片,发行,放映等环节;第二,商业地产的大量开发,影院数量暴涨;第三,网络售票平台的产生,对了,还有第四,网络视频平台的迅速发展等等…”
“为什么要说网络视频平台?因为视频平台正规化之后,版权问题得到重视,盗版也被遏制了!”
“我想问一个问题,我们的电影更好了吗?”
“我们的电影市场拥有全球最多人口,市场总量显然会超越任何一个国家,这是毋庸置疑的,如果讨论这个,没有意义…”
“我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报道,是内地导演对《泰坦尼克号》的看法…我记得冯晓宁导演说的‘好莱坞玩的是金钱,我们缺的是资金!我不认为《泰坦尼克号》是一部好作品,我承认它是一部大投资、大制作的电影。’然后还有一位导演说的是‘《泰坦尼克号》可能会赢得全世界观众的欢迎,但就“电影”而言,该片不过是玩了一次抛撒金钱的游戏而已。’”
“大家粗暴的认为只要有钱就能做出卖座的作品,其实真不是,《魔兽》,这么大的ip,这么高的投资,大卖了嘛?”
“不要太乐观,但也不要悲观,但就今年来讲,目前,票房前五名的作品,都很不错,《疯狂动物城》卖了16亿,《美国队长3》卖了12亿,这是好事,虽然它们都是好莱坞作品,但至少能证明国内观众是不排斥好片的,不要用烂片大卖来贬低观众的品位!”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