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三章 卷死了其他驸马(2/2)

明白对错是非很重要,见识过更繁华的世界,只要心中坚定,便可以确认自己的方向是没错的,也不用在意他们的指指点点。

他们会议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前方会怎么样,对未知的好奇罢了。

走入宫中,眼前也开朗了,太极殿前宽旷的场地上没有人驻足,走近之后才能看到四五个侍卫站在殿前。

从太极殿拐过,一路走向立政殿。

还没走到殿前,就看到李治一个人站在外面,这才七岁的孩子穿着过长的衣衫,正驻足四望。

看到人,李治好似眼睛一亮便快步跑来,“姐夫,姐夫,豆子已经数清楚了,皇兄教我的。”

就知道青雀那时候来问,就是给他的弟弟排忧解难的。

夫妻俩带着小武脚步不停,继续走着。

李治快步跟着,“姐夫,还有什么有意思的题目?”

走到殿前,张阳又道:“如何称出一匹战马有多重。”

李治再是追问,“需要把战马大卸八块来称量?”

“前提是不能杀马,具体方法还是要看晋王殿下的才智了。”

说着话已经走入了立政殿,李世民和皇后就在这里。

李玥先是行礼,再是走到皇后的身边。

张阳看向李世民,君臣翁婿两人相看无言好一会儿。

“你交代的事情朕已经办好了。”

李世民先开口了。

张阳又拿出一小罐白糖,“陛下平日里要少吃这个,我每个月就给这么一些。”

拇指大小的罐子,打开一看里面不过放着半罐白糖。

重新放下之后,李世民无奈道:“此物太过甜腻,朕已不爱吃。”

张阳笑着,“可以用来做一些甜食给孩子们吃。”

听到甜食两个字,高阳当即凑了过来,仔细听着。

在大唐,盐金贵,糖更金贵。

李世民拿出一道旨意,“这是你解除禁令的旨意,朕就不让人送去了。”

张阳拿过旨意点头,“多谢陛下了。”

李世民喝着茶水,“不管是这道旨意,还是白糖都不过是朕的举手之劳,朕还想知道你会怎么对付吐蕃。”

“说句实话,其实我也没想过要怎么办,更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。”

李世民放下茶碗,“那你前前后后这般对待吐蕃人是何意?”

接过宫女递来的椅子,张阳在一旁坐下,“牌桌上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牌如何,唯有诈之。”

“你根本不知道吐蕃能够给予多少土地,你只是想要试探吐蕃的底线?”

“正是。”

李世民又笑了,“看来你也不过如此。”

张阳惆怅道:“我就是一个普通人,我和大家都一样。”

一旁还有皇后与媳妇的低语。

注意到张阳打量着立政殿的布置,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一块镇纸上,李世民闭眼道:“送你了。”

“多谢陛下。”张阳把这块镶金的镇纸放入怀中。

“皇后的身体因为你的建议好了不少,现在也不会气喘咳嗽,还是你提醒的好,就当是算你一功。”

张阳讲道:“权贵宗室中也有不少人在用这个东西,若是大家都可以不用那才是最好的。”

“只要朕不用了,想来他们也不会使用。”

和李世民商议了半晌,跟皇帝交了底之后,接下来的事情可以方便不少。

第二天的早晨,张阳依旧没有去上朝,一觉睡到天亮便早早来到了外交院。

许敬宗迎上前,“禄东赞每天都会来外交院过问什么时候可以见到张尚书。”

许敬宗的能力很不错,外交院他能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
还有他让禄东赞写的一份奏章,就算是现在禄东赞是为了形势所迫也好,不论朝中的言官怎么猜测,让他们闭嘴不再弹劾了,也是出了一口恶气。

有时候动不动就成了这些言官议论的中心,也是挺苦恼的。

张阳诧异道:“禄东赞每天什么时候来?”

许敬宗从炉子上拿下水壶,倒上一碗热水,“张尚书是打算这就安排谈判?”

张阳笑着,“今天不打算谈判,你和禄东赞约定一个日子。”

“也好,这次是吐蕃和大唐的正式谈判也要好好准备一番。”

打量着现在的外交院,自从外交院成立之后,与诸国的邦交事宜也都在这里进行。

墙边的书架上放着不少卷宗,外交院还有一个后院。

后院倒是显得空荡,本来这里是一处酒楼,空置很久。

买下来之后便把这里改造成了外交院。

还有一个大灶台,张阳犹豫着问道:“我们外交院的文吏,是不是都自己解决一日三餐?”

“是这样的,吃食上的事情我们从不过问。”

“招个厨子给我们外交院的人手每天做三顿饭,每天都有饭食吃,花不了多少银钱,可以照顾到很多人。”

许敬宗点头,让一旁的小吏去安排。

听着许敬宗的讲述才知道现在的吐蕃发生了什么。

根据这些天送来的军报,许敬宗说着吐蕃的战况。

首先就是牛进达所率领的五千兵马被松赞干布的人围困在河湟,围困半月之久,期间吐蕃人几次进攻都被抵挡了下来。

而苏定方和李道彦从吐蕃南下,知晓情况之后便开始帮助牛将军脱困。

三百人的队伍想要对抗松赞干布的数万兵马根本不可能,苏定方让手中学了吐蕃话的将士潜入敌营开始散布谣言。

本就经历松州的败仗,吐蕃军心不稳。

而松赞干布分兵各处,一时间谣言真假难辨。

其中也有不少人是无可奈何跟着松赞干布来攻打大唐。

松州一战结束之后,便有人早已失去了再战之心。

吐蕃军中谣言四起,而牛进达将军这半月也适应了高原气候,并且苏定方派人联系到了牛将军所部。

李大亮的兵马也前来驰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