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五章 法孝直单骑定汉中(二合一)(3/4)

顺着乡亭道路,沃野千里,村庄林立,走在道间,除了偶尔的犬吠以外,处处透露着平静。

没有军队驻守,也没有关卡拦截,整个南郑县都仿佛大汉任何一个没有战火弥漫的乡村一样,百姓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。

这是因为张卫根本没有想到会有军队突然跑到汉中来,所以完全没有警戒。

不是他蠢,而是这个想法很正常。

毕竟北面通往关中的道路有军队驻守,南面金牛道是张鲁出兵成都的道路,不可能有敌人来。至于米仓道和巴蜀道,都有賨人帮忙看管,自然也不会想到刘备军已经到了汉昌。

因此整个汉中都处于一个极为松懈的情况,平时汉中什么样子,现在依旧是什么样子。

法正很满意这个情况,于是趁夜闷头赶路,到接近天明的时候,抵达了汉江渡口河边。虽然一夜未睡,他却精神抖擞,坐船过河,到了南郑城外。

此时已经到了上午食时末刻,南城门早就打开,卖柴的农夫、做生意的小贩、购置生活品的百姓、出城游玩的士宦来来往往。城门口的兵丁懒洋洋地站岗,也没有搜查过往行人,打着哈欠背靠城墙假寐。

见到汉中丝毫没有防备的样子,法正微微点头,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。

刘备说服賨人投奔,又秘密夺取宕渠和汉昌,封锁了消息,别说一个苍蝇都飞不出汉昌,就算飞出去也没那么快传递。

一行几人进入城内,汉中非常兴盛,至少在曹操尽迁汉中百姓之前,南郑人口就已经突破了十万,根据史料记载,当时整个汉中郡的在册人口为十万户,总人口为四五十万左右。

因此南郑城十分繁华,各种操着关中、巴蜀、西凉乃至荆州口音的人穿梭期间。

“炊饼,新做的炊饼。”

“蒲桃,西域的蒲桃,好吃的蒲桃。”

“来点月牙浑饨勒。”

大街小巷,商贸发达,汉中北连关中,南通巴蜀,西结陇右,东近南阳。

因此就像江州一样,成为了南北贸易集散地,汇聚了各地民风。

这些年来虽然关中战乱不休,可汉中在张鲁的统治下还是比较稳定,所以大量关中难民逃至汉中,也给此地带来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。

法正一行人没有停留,一路找到了杨松的主簿府邸。

其实他跟杨松没什么交情,但他爷爷是关中名士,家就在扶风郿县,距离汉中很近,曾与孟达逃难巴蜀路过汉中的时候,因他爷爷的名声在汉中名士圈做客,见过杨松两面。

所以双方谈不上朋友。

不过正因为如此,法正也在那个时候知道了杨松极度贪财,于是有了对策。

此刻来到杨松府邸外,法正上前敲门。

片刻后杨家仆人开门,询问了情况,法正递上拜帖,回答故人来访,仆人就回去向杨松禀报。

杨松这个时候正在府邸内看一些文书,奴仆到中厅汇报道:“主人,门外来客了。”

“是谁啊?”

杨松头也没抬地问道。

奴仆小心翼翼地把拜帖递上去,说道:“他说他叫法正,字孝直。”

“法正?”

杨松连拜帖都懒得看,说道:“没听说过,就说我不在。”

“是。”

奴仆就准备离开。

杨松放下手中的公文,瞥见一旁拜帖,随手翻了一下,忽然皱起眉头,说道:“慢着。”

“主人。”

奴仆恭敬回头等待着杨松命令。

杨松抚摸着胡须,目光略微有些疑惑,他不明白法正为什么会在这里。

此时此刻,张卫领兵驻扎在沔阳,防止关中军阀趁着汉中空虚的时候夺取汉中,南郑城里就只有军司马李休,主簿杨松在。

李休只是个中下级军官,虽然掌管全城兵马,可杨松职务在他之上,因此实际上杨松成为了目前南郑县最高长官,控制了整个南郑县城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杨松的权力很大,每日来拜访他的人不计其数,听闻故人法正来拜访,一时间没有想起来是谁,便以为又是个攀附权贵者,就想打发了。

但看到拜帖上法正自报家门,有他爷爷法真和他父亲法衍的名讳,杨松这才想起来,法正不就是目前刘璋手下的军议校尉吗?

刘璋手下的校尉,突然出现在汉中,这确实是一件诡异的事情。

不过杨松想到当初法正从关中逃难至汉中,自己与他见过几面,既然人家过来了,也不便拒之门外,于是说道:“让他进来。”

“是。”

奴仆就出去给法正开门。

杨松看着奴仆离去的背影,眼中闪烁着光芒。

他倒要看看法正来跟他说些什么。

过了片刻,法正进来了。

一进门,法正拱手向杨松笑道:“数年未见,杨公起居可好?”

“孝直啊,多谢关心,起居安好。”

杨松大笑道:“自从你去了巴蜀,我十分想念啊,来,快坐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