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二章 疯狂的人(1/2)
北都银行狂赚42亿美元的新闻,不仅登上了霓虹各大媒体的头条。
甚至这一则消息,都惊动了霓虹政府。
42亿美元啊,这是什么概念。
要知道从九月底到十月初的这几天,五国央行联合才砸出去27亿美元。
这当然不是他们全部的外汇储备,但是这个数字在85年已经足够大了。
结果你小子,这几天搂回来的利润比我们花出去的钱还多,这简直太过分了。
然而霓虹政府却还不能说什么,因为北都银行和第一劝银他们一起行动,响应了五国政府的号召,在外汇市场上一律买美元跌、日元升。
这妥妥的友军嘛。
至于42亿美元,割的也是外汇市场的韭菜。
而这年头外汇市场几乎没有散户,玩家都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实力机构。
所以韭菜不是本国的普通百姓,五国政府也不能说什么。
悄悄嘀咕了几句,欧米国家也在报纸上刊登了“霓虹北都银行100倍杠杆奇迹”之后,这件事就算告一段落。
甚至米国的某些报纸,大肆鼓吹美元未来贬值的必然趋势,俨然把北都银行树立成了典型。
目的就是号召更多的投机客站到五国政府这一边,持续对美元进行降温。
霓虹这里自然更不用说,北都银行的大名算是彻底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存在。
尤其是一些金融机构同行,内部都在分析这次北都银行能豪取42亿美元的原因。
这种风气也带动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,去投机外汇市场,去继续炒高日元。
当然也不是没有经济学专家,批评北都银行的不理智行为。
作为以储蓄业务起家的银行,市场投机行为万万要不得,这是对储户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。
如果这次豪赌失败,那么最后受伤的一定是信任它的储户。
然而历史只会记住胜利者,北都银行大赚42亿美元,按照现在的汇率就是9000亿日元的利润。
这个数字掩盖了一切的批评与指责,人们疯狂的追逐胜利者的脚步,称赞它的独具慧眼与无敌的身姿。
再加上后来北都银行发了一份澄清公告,作为本金的3亿美元大多来自于白川控股的委托。
这次外汇市场的操作,没有动用一丝一毫的银行本金。
作为媒体报道的主角,北都银行也只是赚了一笔不菲的手续费而已。
于是最后一点的批评与指责,也消失在了数不清的赞誉中。
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,北都银行在全霓虹各地的分行门前都排起了长队,后台的服务电话也被热情的民众打爆。
他们找北都银行就一件事,那就是开通外汇账户,然后委托北都银行进行外汇操作交易。
42亿美元啊,谁不眼红。
作为普通民众他们没有其他发财的途径,但是北都银行的这次操作为他们指明了方向。
42亿美元他们不奢望,但如果只是把手中的钱翻个倍,那也是极好的啊。
而对于大量找上门的客户,北都银行接不接呢?
接!为什么不接,往后几年金融业可是霓虹的支柱产业。
北都银行不接,其他银行也会接,没道理把客户往门外推嘛。
不过北都银行只接委托,但是具体买进或者卖出的决定除非有十足的把握,否则由客户自己做主。
经此一役,北都银行的用户数量猛增,一跃成为了霓虹最炙手可热的银行。
白川枫多年的夙愿,这次借助广场协议的东风,总算完成了华丽的蜕变。
不过说到白川枫自己,最近的他隐隐有了“霓虹巴菲特”的名声。
北都银行澄清了本次杠杆交易的背后主顾,“白川控股”几个明晃晃的大字,那么的显眼。
就是再无知的人也知道,这是他白川枫的产业。
那么42亿美金最后落到了谁的口袋里,自然不言而喻。
其实按道理,北都银行是可以不公开背后外汇交易的委托对象。
但无论是北都银行,还是白川控股,都是白川枫的,公不公开没差。
最后两家沟通了一下,索性由北都银行对外发布公告,以减轻外界的批评压力。
毕竟这种事情瞒不住,至少第一劝银和野村那里就知道,最后的获利人是谁。
于是白川枫的名字再次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,并且摇身一变由知名企业家化身成了金融大鳄。
这次外汇市场的一系列操作,太有传奇性了。
3亿美元的本金,撬回来了42亿的回报。
这简直就是搏一搏,单车变劳斯莱斯的典型代表嘛。
而且金融市场的利润可都是现金,那和资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即使你让市值排名第一的丰田,一次性拿出42亿美元,那也是无比费力的事。
所以要说现在全霓虹谁身上的现金最多,那很可能就是白川枫了。
毫无疑问他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,那是必然的事。
哪怕以前大家保持着舆论报道的默契,这次也阻拦不住各家报纸的热情。
这种事情都惊动政府了,那还有保密的必要吗?
没有!给我狠狠的输出!
普罗大众追逐的无非就是娱乐和金钱,各大报社为了多卖几份报纸,夸大其词的不在少数。
总之白川枫现在就是全霓虹账户上现金最多的人,虽然那属于白川控股和个人账户是两个概念。
但是大家都自动忽略了这一点,对大众来说,白川控股属于他。那这笔钱也属于他,这两者之间没区别。
于是在大家的热烈追捧之下,搞得白川枫最近都没法出门。
就在昨天应明仁太子的邀请,去参加霞会馆的聚会上。
白川枫私下里收到了六个公爵家千金的联系方式,被三位已婚太太挠了手心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