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初:开局救了个公主 211 突发事件(1/4)

    关系最好的朋友见面,自然是有一些前奏的,然后才会聊上正经的话题。

    就听朱棣高兴地对张一凡说道:“我已经在江阴办了你那种武备堂,我称之为水师武备堂,就用你那些香山人为教头,如今已经有五艘战船上配备了能开那种轰夷大炮的炮手了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又有点遗憾地补充说道:“只是轰夷火炮太少了,京师这边铸造出来的火炮,更多的是要运往北方,还有西南,我看父皇的意思,该是准备收拾盘踞云贵的鞑子了。”

    张一凡听了,笑着说道:“这两年你扫荡了沿海的倭寇和海盗,清理了一遍,都没什么敌人了,父皇自然不可能先把火炮拨给你的。”

    朱棣承认这点,随即,他又有些兴奋地说道:“过了年,我就二十了,该是可以就藩了。我打算主动给父皇说说,这样我就藩北平之后,就直面草原的鞑子,还有辽东的鞑子,我就有机会去收拾他们了。”

    他们这边在谈兵事,镜静和燕王妃,也就是徐达的女儿去另外一边说他们女人家的事,给两个老爷们留出了足够的谈话空间。

    张一凡听了,便问朱棣道:“那水师怎么办?不要了?”

    朱棣听了,有些犹豫道:“那要看父皇的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有点看出来,他明显有点舍不得花了好多心血的水师。

    张一凡见他的样子,也是有点替他遗憾道:“其实水师挺好的,只要是沿海地方,你有了水师,想去那就去那。可以选择任何一处海岸线登陆,就如同倭寇骚扰我们大明一样,这么长的海岸线,太难防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手下的水师远比倭寇要精锐,更是难挡!”朱棣说到这里,忽然眼睛一亮道,“辽东可以,对不对,打辽东的鞑子,我想那登陆都可以。唯一需要担心的,就是登陆之后的粮草物资问题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朱棣没等张一凡说话,就自顾自地说道:“让我想想,再让我想想!”

    张一凡一听,就乐了,让你想想?行啊,那你多想想,反正明年就在家陪老婆生孩子,朱棣再折腾,也和他无关。

    张一凡自己这边,已经基本上把修建玻璃厂的事情定好了。就等年后动工。包括那个别院,这個是自家的,也要动工。

    一直到朱棣吃完饭离去,他似乎都有点魂不守舍,一直在考虑打仗的事情。

    年味已经越来越浓,街上开始挂起红灯笼,鞭炮声,也时不时地响起。

    终于,在过年的时候,下雪了。

    瑞雪兆丰年,是个好兆头。

    在年前最后时候,应天府的土地丈量已经重新完成,但人口登记却是没完成。实在是应天府挤了太多人了,并且达官贵人全都在,也是个麻烦事。

    等到年后,还要继续登记,对应的户籍也要改。在完成这两项准备工作之后,才能实施粮田归公分配法。

    张一凡要是接下了应天府府尹的官,那年前年后就得为这个事情忙,并且绝对是很忙的那种。

    如今他没有接下来,这一块就和他没关系了。至于具体的做法,香山县那边都是现成的。

    并且,洪武皇帝已经下旨把香山县那边各事项的一把手,都调到京师这边来了。能力够的,就牵头做事,能力不够的,就辅助做事。反正如今这个时候,也没有科举,当官不当官,当什么官,都是洪武皇帝一言以决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张一凡这边悠哉,李善长这边也同样悠哉。

    他是韩国公爵位,官职是太师,正在做全民教化的准备工作,也就是字典的编撰和简化汉字的活。

    托了张一凡的福,让他这个活至少轻松了一半以上。为此,临近过年了,就是悠哉悠哉的。

    这天,他正在自个府里喝茶赏雪,就见他儿子李琪过来了,对他说道:“爹,倭国使者又来了,要不,见见吧?”

    “不见!”李善长听了,断然拒绝道。

    李琪一听,却是没走,又劝李善长道:“爹,人家倭国使者也不容易,都来五六次了,您每次都拒绝,这也不是待客之道是不是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